(文 / 雲飛校長 Yolanda) 2020年6月9日 星期二
常常有學生會問到我為什麼會學西語,才發現我好像都沒有認真寫過一篇來交代一下。看到照片,合理可以推斷是跟棒球有關,各位,搬板凳來看戲囉!
棒球很強的國家怎麼都講西語?
故事要從1992年巴賽隆納奧運說起,中華隊拿到銀牌,我也因為當年的郭李建夫、林朝煌、黃忠義、林琨瀚等國手,從棒球小白,變成棒球痴、棒球狂。
這跟西班牙語有什麼關係呢?因為銀牌是中華隊,那金牌呢?超級紅色閃電古巴,金牌戰中華隊1:11被KO,當時才國小的我,第一次聽到這個國家,只覺得他們像神一般的存在,根本看不到他們的車尾燈。
一時好奇去查了一下這個國家講什麼語言,喔!西班牙語!
當時才國小,我只是模模糊糊對西班牙語有這樣的印象:棒球很強的國家都講西班牙語。
後來持續看棒球多年,發現還真是如此,多明尼加、波多黎各、巴拿馬、墨西哥等等都是那個年代的棒球國際賽常勝軍。加上後來我迷上三商虎,當年最強的三劍客鷹俠、康雷、哥雅,母語全都是西班牙語,於是我漸漸萌起了「以後有機會學新的語言的話,就是西班牙語了!」
立志成為會講西語的棒球記者
因為愛棒球成痴,我從國中立志要當棒球記者,高中三年功課爛到爆,唯一信念就是要把中文、英文考好,以加重計分考到新聞系。
沒想到高三模擬考每次都是落榜邊緣的分數的我,還真的因為英文考得不錯,給我矇到了輔大新聞系。
進了大學,我就繼續想著要如何成為棒球記者,體育記者都是男性的天下,身為女性要得到機會,多會一個語言或許會是優勢,而且我真的好想聽懂那些拉丁美洲的洋將球員到底都在講什麼,所以我就非常有行動力地,去找了可以學西班牙語的地方。
人生中第一堂西語課是在台北車站的YMCA上的,老師是一位台灣的中年婦女,她先生也在YMCA教西語,兩位長輩就像我們的叔叔阿姨一樣非常關心我們,沒有PPT,沒有酷炫的教學技巧,依然讓我們還帶我們去他們家做西班牙海鮮飯paella、西班牙蛋餅tortilla。
常常聽他們在課堂上分享去西班牙旅行的所見所聞,搞得我心癢癢,於是大一暑假,我就自己存了一些旅費,再厚臉皮跟家裡要了一些援助,跟三個同學勇闖西班牙自助旅行。
那是個沒有臉書、沒有智慧型手機的年代,自助旅行的難度比現在高很多,問路要靠自己,沒有google地圖,同行三個同學中,我的西語算學最多的,但也就只有問路買東西這樣的能力而已。
一路上就這樣靠著連A1都沒有的西語亂講一通,用紙本地圖問路,用比手畫腳買東西,大概有被當凱子騙一點觀光客的錢吧,但誰在乎呢?
我整個就在那趟旅程中完全愛上這個語言,一種彷彿我上輩子就該是講這個語言的FU。
回台灣之後,我繼續上西語進階班,班上同學一個一個陣亡,班級人數不足,多次被換班、併班,我總是會找到方法繼續讓自己有課上,後來YMCA真的沒有更進階的班了,我就找到了歐協,那邊的班很多,讓我一路補到大四畢業。
整整大學四年,我的每個週末,都是和西班牙語課度過的。我去上課、去看歐洲電影、去法雅客站著試聽一大堆西班牙語歌手的CD(當時沒有Youtube可以一秒找到西語歌)、去網路上找語言交換,想盡辦法把自己泡在西班牙語環境裡,透過語言交換的朋友們,我在大學期間認識了西班牙的藝術家,秘魯、尼加拉瓜的交換學生、委內瑞拉的機師、阿根廷的商人(整個被阿根廷的性感口音迷倒)。
覺得這個語言的世界好大,那些國家好遠、好神祕,我總有一天要去探索!
把你的起心動念圖像化 成為長期持續學習的動力
在那個年代,大家第二外語都是學日語,也有不少人學法語,西班牙語給人的印象就是「落後國家」的語言,我如此著迷西班牙語,常常被當成怪咖。
但管他的呢?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麼就好。會越少人會的技能,不就代表著能得到越少人能競爭的機會嗎?
總結來說,當年學西班牙語的起心動念,主因就是棒球,想像著那個我可以走進球場,用流利的西班牙語跟外籍球員訪談、讓身旁許多人都驚艷、每天都可以寫出別人沒有的新聞的畫面,就是支持我一直學下去的動力。
我也會這樣建議大家來設定你學語言的目標,不只是「目標」本身,而是還要有「達成目標後的那個美好想像畫面」。
比如你的目標是「可以用西班牙語遨遊拉丁美洲」,就要常常去想「自已在拉丁美洲到處跟人講西語都很吃得開」的畫面;比如你的目標是「可以用西班牙語跟你的客戶溝通」,就要常常去想「跟客戶講西班牙語對方喜出望外、成交率提升50%」的畫面。這樣才會讓目標一天比一天更具體,並且在偶爾學到苦悶撞牆期的時候,仍有動力長期持續下去。
你學習西班牙語或第二外語的動機是什麼呢?把那個美好想像畫面分享給我們,一起來互相增強動力吧!